注:衡水模式,也称衡水现象,是衡水中学适应当前高考制度而形成的一种应试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校如同一座高考加工厂,学生如同工厂中的机器不停运转,在备战氛围和题海战术中失去了创造力,备受社会争议,这种模式使得衡水中学在当地的升学率遥遥领先,但这种模式也有很多隐患

最近,张锡锋同学的演讲视频,将在网络上断断续续具有争议的“衡水模式”再次推上热榜。和大多数看热闹的吃瓜群众不一样,我想以一个毕业生的身份来评价和批判这个演讲视频的内容和思想所折射出的模式和现象。

在这件事之前,很多外界的人看衡水模式,看到的更多的是表面现象。不亲身经历这种教育的人们,总是停留在肉体层面来思考,比如说时间上的管理,不仅是其他学校一直在模仿的,还是毕业生们着重阐述的。所以,之前大多数对于衡水模式的批判总是停留在其对于学生身体的摧残之上。在去衡水二中上学之前,我也只是认为他对时间要求严格所以觉得自己应该可以适应。其实比起这些简单的折磨,对我来说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折磨(毕竟身体早就废了),最明显的方面体现在这个学校的风气上。

以备战高考为培养目的,肯定是全国高中培养学生的主要方针。通过高考这一选拔制度来提升学生的能力,选拔出有意志力的学生来接受高等教育、学习高等知识,是国家的初衷,这一制度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我们大多数人也不可能有资格和能力去评判这套体系,也难以找到一个更加符合中国当前国情的选拔制度。

但是衡水,他把高考当做了学生在本校就读时活着的唯一意义。有多严重呢?这么说吧,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高一年级主任查寝的时候在楼道里喊的一句话:“抓紧时间睡觉”。那时我发现,原来“睡觉”这件事在衡水模式下都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在衡水的高中里,你在学校里活着的唯一意义就是备战高考,你的所有行为都必须是为了高考,哪怕你觉得毫无意义,只要学校认为这个行为可以提升你的成绩,那么你就必须去做。基本上整个学校的运行也都围绕着这一基本原则。所以你可以想象到,整个学校天天是在什么氛围之下的,而管理你的人又会是什么想法,都是上面的指令一层一级传达下来的,无论是哪一层,只要违背了这一原则,都会受到惩罚。就如同食物链的富集现象,这个制度施压和惩罚的终点是学生。

现在,人们可以想象到,在这种扭曲的制度下,年仅十六七岁的孩子们,接受了被衡水高中美其名曰为“磨练”的“教育”,准备高考的过程中,学生们被称作“勇士”。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群自愿进入监狱的人们获得了去往自己认为是“成功终点”的通行证后在自欺欺人罢了。更可悲的是,这群人正在亲手将不是监狱的地方渐渐地变成监狱,让更多本不想成为狱友的孩子们也被迫成为狱友。 如果外界认为衡水模式对于学生身体的摧残只是那三年,那我认为真是过于仁慈了,因为还有不少像我这样有后遗症的。而衡水学校把学生在备战高考中得的这些病,称之为“荣誉”,谁因为学习生的病多,那这个人就更“努力”,因为他为自己的“未来”付出了更多。一个学生,身上的病越多,如果他成绩好,那么会被学校当作是正面形象大肆宣传,但是如果他成绩差,那么会被老师们称为是“矫情”“事多”,最后只会被当作弃子扔掉。

这种扭曲至极的理念,自然就凝聚成张锡锋演讲内容的精华。衡水模式通过不断对学生进行“洗脑”,让学生认为这种被剥削的经历是理所当然的,最后甚至还有不少的同学去给衡水模式辩护,认为衡水模式是自己的恩人,不应该被外界指责和批判,殊不知他们自己现在的行为已经是思想上被彻底约束的外在表现。不知道是否有曾经给衡水洗白的同学,在争论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逻辑上的不自洽,但是凭借只会做题的思想、逻辑以及扭曲至极的“奋斗观”,发现不了这件事也无可厚非。 关于应试教育的弊端,我早在一年之前就写过文章去分析。但是这篇文章,主要是批判衡水模式导致了现代应试制度的毁灭,我不再赘述其对于“学习能力”的损害,有兴趣的同学们可以看看2020年6月在空间里发表那篇文章 对于现在已经上了大学还在怀念衡水的学习生活,甚至感恩衡水制度改变了自己命运的同学们,我不会过分批评,毕竟我们都是受害者,以后你们也会知道,衡水高中三年的“生活”,究竟有没有改变你们自己的命运,但是估计你们还是会继续自欺欺人吧。但是为了不让你们成为以后的加害者,最后我还是留下鲁迅先生的一句话: 即使暂时失败,还是套上了镣铐罢,他却不过是单单的奴隶。如果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摩,陶醉,那可简直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

站长在此
最后更新于 2024-01-14